人物专访 | 锐博生物董事长张必良:翔于千仞,非梧不栖
2017-08-21

广东省促进企业投资协会行业顾问、创会会员单位广州市锐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必良博士近期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在锐博位于科学城创新大厦的办公室里,张博士向我们讲述了他学成归国创业的故事,更用形象易懂的方式向我们科普了“寡核酸药物”等基因科学概念。张必良博士是“文革”后第二届的大学生,作为跨洋深造的中国学子当中的先行者,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完成科罗拉多大学博士后研究、并在麻省大学医学院获得教席之后,张必良博士为什么要放弃国外先进的科研环境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国创业?他为什么没有回到家乡浙江,而是将事业的起点设在了广州开发区?

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经过一番了解,我们看到的不仅有答案,还有一代留学人在创业之路上孜孜以求的执着,也看到了一代招商人员为振兴地区经济而殚精竭虑的热忱。

 zbl.jpg


 远  渡 

张必良博士当年从浙江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出国留学。在国外,年轻的张必良被最新的化学研究动态所吸引,兴奋地关注着当时国际化学学科的最前沿资讯,及时地从专业期刊上了解当时的最新研究成果。那时候他的想法还很简单,只想学习国际化学领域的最新知识,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化学生物学专业。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 RNA 化学生物学,包括了小干扰 RNA(siRNA)及微 RNA(miRNA) 技术

在科罗拉多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期间,张必良接触到了当时正处于生物学热点的研究领域——核糖核酸酶,即RNA酶(Ribozyme)。这是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成果,要申请这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竞争很激烈,张必良凭借实力,有幸获得了这个宝贵的机会。在麻省大学医学院任职教授时,张必良又得到了与另一位著名科学家共事的机会。这位科学家发现了基因沉默技术,这是一项重大的科学突破,后来获得了2006年诺贝尔奖。

zbl2.jpg

“在研究和工作中能与两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发现者结缘与共事,这的确是很幸运的事。”张必良说。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在科研上的成功,张必良萌生了新的想法:让科研成果获得更广泛的应用——因为技术引入实用领域后方能实现它真正的价值

 

 回  归 

 

一、响应

坐落于黄埔区南部的广州经济开发区是国内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开发区成立后,为了吸引企业入驻,广招海外人士来穗投资创业,开发区政府率先制定开发区相关法律条文,突破政策“禁区”,推行土地有偿转让,率先为企业“一站式”现场办公……这些便利政策吸引了不少外商与海外华人的目光。

1998年,在当时的广州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刘悦伦的倡议下,广州开始每年举办中国(广州)留学人员科技交流会。在当时,国内招纳留学人员归国的平台和路径并不多,广州留交会便是其中一个。1999年,第二届广州留交会前夕,国内有关侨务部门前往美国演讲,介绍国内的国际人才政策,希望吸引留学生归国创业

这次的宣讲给张必良博士留下了深刻印象。随后,他回国参加了第二届广州留交会,起初只是抱着了解情况的心态,后来却又接连参加了第三届、第四届。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招商政策的日益开放,让张必良带着技术回国创业的念头越发强烈,他渴望参与国家高速发展的历史进程,用学识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2004年,锐博生物正式在广州注册。

zbl4.jpg

 

二、扶持

张必良博士表示,之所以没有接过家乡浙江抛来的橄榄枝,是发现广州的人才政策正在不断完善,感觉开发区的很多方面早已与国际环境对接,特别是人才建设。此外,开发区对企业的服务也是一个极大的吸引力,其诚意与效率与国外没有差距,甚至有特定的中国速度,感觉更加贴心。比如,他们会帮助企业申请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项目,开展政策宣讲与引导等等。在与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打交道的过程中,张博士感觉他们是以服务的心态与企业互动,拥有无限的诚意与耐心。这是他选择留在广州开发区的重要原因。

张必良博士创业初期,国内的医药研发还处于较低水平,很少人对研发医药感兴趣,再加上药物开发投入巨大,生物科技公司很难吸引风投。刚刚成立的锐博生物就靠着张必良博士拿到的10万元留学生创业基金和6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支持,一步步向前迈进。

在这期间,广州开发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持续不断,致力于为它们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广州开发区首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高新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四区合一”的管理模式,实行党政合一的“大部制”管理体制,率先开展企业化、专业化招商,率先实行土地有偿出让制度,推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打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在开发区政府的支持下,锐博生物逐步迈向正轨,潜心研发国内的核酸药物技术。

zbl6.jpg

然而,发展生物医药科技的关键在于人才与技术。2005年全国兴起了医药研发大潮,广州却错失良机,未能及时引进先进的生物医药产业研究中心。失去了产业集群效应后,珠三角区域的医药技术明显落后于江浙,国内专业人才本就稀缺,大部分都涌向江浙一带,招不到人才的锐博生物一筹莫展。

对于开发区的人才引进,广州政府更出台不少利好政策,为落户于此的高新企业引进大批优秀毕业生及海内外专业人才

就像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杨秦在出席海外人才引进活动时说的,高层次海外人才是广州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急需的紧缺人才。配合广州人才绿卡制度等人才支持计划,广州市政府每年投入约7亿元资金用于人才引进。对每个创新创业领军团队来说,可获得300万元人才经费和最高3000万元的项目经费资助,这样的资金支持力度在全国来说都是具有相当竞争力和吸引力的。

空前的支持力度体现了广州揽才的决心和诚意,2017年初,开发区更出台了“黄金十条”产业扶持政策及“美玉十条”人才引进政策,配合一系列政务服务改革,助力区域内产业的发展。这些政策,给锐博生物招聘海内外人才带来了便利。

 

三、成长

张必良博士带来的核酸科研成果及沉默基因技术使锐博生物成立后迅速发展成为中国“沉默基因”产品的第一品牌;相较于国内其他同类型的企业,张博士说,锐博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拥有世界一流的技术团队,是国内第一家做寡核酸药物的CMO/CRO 公司,全球包括锐博也仅有5家

依托十余年的研发与生产,锐博如今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生产经验与人才,国内领先的尖端技术使锐博一路向前,“沉默基因”产品已占领了全国八成市场份额。在公司成立十年后,锐博生物已有两个核酸药将申请临床试验,如果将来实现上市,每一个核酸药就能产生几十亿元的年销售额。

在国内取得一定成就后,锐博团队将目光转向了竞争更加激烈、前景也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公司已经确定了整体投资方向,两年内便会完成大规模寡核酸药物生产车间的建设,以满足国内外核酸药物的临床研究与药物上市需求。

zbl3.jpg

未来,锐博生物的市场战略重点是引进国际市场人才、扩大生产线及加强市场开发。公司希望聘请高端人才,将累积的技术实战经验引向国外,让已经准备了5年的锐博生物驶向深海。

 

 反  哺 

一、为广州孵化相关企业

广州开发区成立以来,一直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培育创新动能的重点,计划在“十三五”期间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2016年,开发区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企业达613家,实现营业收入523亿元,占广州市的50%以上,总体发展水平位居中国第一梯队。依托达安基因、冠昊生物、阳普医疗等上市公司创建的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集群,形成了中国华南地区最强大的生物医药专业孵化载体,入驻企业已达300多家。

锐博生物也担任了产业孵化器的重任。2011年,以诺贝尔奖获得者克雷格·梅洛为带头人的“基因沉默技术与治疗研发团队”落户本公司,填补了中国寡核酸cGMP生产线的空白。

11年来,锐博生物培养了大量核酸技术人才,年轻人学习3至5年,自主创业不在少数。创新型的小微企业正在重走锐博10年前的创业之路,掀起新一波的创新效能。

 zbl5.jpg


二、带动广州乃至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张必良博士对锐博生物未来的定位是“世界一流的核酸产品与技术服务企业”。他希望能将锐博生物打造成国际生物医药领域里的中国品牌。

他有这样一个信念:一个成功的企业要有属于自己的顶尖产品。他说,“开发中国自己的寡核苷酸产品,开发适合于中国多发重大疾病的核酸药物是我回国创业的使命。”

zbl7.jpg

位于国际前沿的科学研究背景,加上对世界同行业动态的准确把脉,使张博士对锐博生物的发展充满信心。他坚信锐博生物能成为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企业,并将带动国内核酸产业的发展。

如今,广州开发区拥有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产业孵化器、加速器集群,近2000家科技企业、2000多名海归在此创业,六成广州企业领军人才落户于此。

 

《庄子 · 秋水》有云:“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张必良博士在广州开发区的创业经历,便是这样一个人才与环境互相选择、相得益彰的故事。